贵州开放大学24春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第二次形考【形考作业答案】
第二次形考
试卷总分:100 咨询请添加 QQ:3322618020 微信:zexue66
1.乏氧性缺氧又称为( )。
A.低张性低氧血症
B.等张性低氧血症
C.缺血性缺氧
D.淤血性缺氧
E.低动力性缺氧
2.可引起高铁血红蛋白血症的物质是( )。
A.硫酸盐
B.尿素
C.亚硝酸盐
D.肌酐
E.乳酸
3.不属于血液性缺氧的原因是( )。
A.高铁血红蛋白血症
B.煤气中毒
C.支气管痉挛
D.严重贫血
E.亚硝酸盐中毒
4.发热是体温调定点( )。
A.上移,引起的主动性体温升高
B.下移,引起的主动性体温升高
C.上移,引起的被动性体温升高
D.下移,引起的被动性体温升高
E.不变,引起的主动性体温升高
5.不属于发热激活物的是( )。
A.细菌
B.类固醇
C.cAMP
D.疟原虫
E.抗原—抗体复合物
6.属于发热的是( )。
A.妇女月经前期
B.应激
C.剧烈运动后
D.中暑
E.伤寒
7.女,25岁,尸检所见:心包的脏、壁两层不光滑,可见灰白色呈绒毛状的渗出物附着,其最可能的病变是( )。
A.心包出血性炎
B.心包表面化脓性炎
C.心包浆液性炎
D.心包卡他性炎
E.心包纤维素性炎
8.男,40岁,左手不慎被沸水烫伤,局部红、肿、热、痛,随之皮肤上起水疱,其最准确的病变是( )。
A.鳞状上皮损伤
B.浆液性炎
C.纤维素性炎
D.出血性炎
E.炎性充血
9.最有防御意义的炎症改变是( )。
A.白细胞渗出
B.分解代谢亢进
C.局部酸中毒
D.红细胞渗出
E.炎症介质形成
10.脓肿最常见的致病菌是( )。
A.溶血性链球菌
B.绿脓杆菌
C.白色葡萄球菌
D.金黄色葡萄球菌
E.草绿色链球菌
11.男,40岁,肛门区皮下软组织中有一脓肿,形成一个向体表排脓的管道,这个管道最可能称为( )。
A.空洞
B.瘘管
C.溃疡
D.窦道
E.化脓性炎症
12.炎症灶中巨噬细胞的最主要作用是( )。
A.具有特异性免疫功能
B.形成浆细胞
C.释放血管活性胺
D.吞噬抗原抗体复合物
E.吞噬较大的病原体和组织碎片
13.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最常引起( )。
A.浆液性炎
B.假膜性炎
C.出血性炎
D.蜂窝织炎
E.脓肿
14.休克期微循环灌流的特点是( )。
A.多灌少流
B.不灌不流
C.少灌少流
D.少灌多流
E.多灌多流
15.休克早期引起微循环变化的最主要的体液因子是( )。
A.儿茶酚胺
B.心肌抑制因子
C.血栓素A2
D.内皮素
E.血管紧张素Ⅱ
16.“自身输液”作用主要是指( )。
A.容量血管收缩,回心血量增加
B.抗利尿激素增多,水重吸收增加
C.醛固酮增多,钠水重吸收增加
D.组织液回流多于生成
E.动—静脉吻合支开放,回心血量增加
17.休克的最主要特征是( )。
A.心排血量降低
B.动脉血压降低
C.组织微循环灌流量锐减
D.外周阻力升高
E.外周阻力降低
18.休克治疗时应遵循的补液原则是( )。
A.失多少,补多少
B.需多少,补多少
C.宁多勿少
D.宁少勿多
E.血压变化不明显时可不必补液
19.MODS是指( )。
A.多发创伤同时损伤了多个器官而引起的综合征
B.急性危重病中短时间内不止一个系统或器官发生衰竭
C.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D.发生于大手术和严重创伤的综合征
E.一个器官衰竭导致另一些器官相继衰竭
20.良恶性肿瘤最主要的区别是( )。
A.细胞分化程度
B.生长速度
C.有无包膜
D.有无继发改变
E.对机体影响大小
21.发生肉瘤的组织不包括( )。
A.软骨
B.横纹肌
C.脂肪
D.血管
E.胆管上皮
22.女,38岁。乳腺肿物切除术,病理检查:肿物为球形,直径2 cm,有包膜。镜下见乳腺腺上皮增生形成腺体,腺腔周围有大量纤维组织。此瘤最可能的诊断是( )。
A.乳腺腺瘤
B.乳腺纤维腺瘤
C.乳腺病
D.乳腺肉瘤
E.乳腺纤维瘤
23.不属于肿瘤的是( )。
A.霍奇金淋巴瘤
B.白血病
C.血管瘤
D.动脉瘤
E.色素痣
24.肿瘤恶性程度的高低取决于( )。
A.肿瘤体积的大小
B.肿瘤发生的部位
C.肿瘤的生长速度
D.肿瘤细胞的分化程度
E.肿瘤患者的临床表现
25.上皮组织发生的肿瘤是( )。
A.淋巴管瘤
B.血管瘤
C.乳头状瘤
D.神经细胞瘤
E.黑色素瘤
26.答题方式:根据你所学知识,将右侧图片拖动到左侧框内。
(1).肺内的转移癌(肉眼观)
(2).乳腺癌(蔓延到皮肤,肉眼观)
27.答题要求:将关键词正确填在空格处 第9章 病例与分析 病例: 患者,女,因交通事故被公交车撞伤腹部50分钟后入院就诊。查体发现,腹腔有移动性浊音,腹腔穿刺可见血液,血压54/38 mmHg,脉搏144次/min。立即快速输血800 ml,并进行剖腹探查术。手术中发现脾脏破裂,腹腔内有积血及血凝块共约2 800 ml,逐进行脾脏切除术,手术过程中血压一度降至零。又快速给予输血、输液2 500 ml。术后给予5%Na2HCO3600 ml,并继续静脉给予平衡液。6小时后,血压恢复到90/60 mmHg,尿量增多。第二天患者病情稳定,血压逐渐恢复正常。 分析: 本病例属于哪种类型的休克其发生机制是什么治疗中使用碳酸氢钠的目的是什么(将关键词填放在合适的位置) 关键词:剧烈疼痛、休克期、短时间内大量失血、严重创伤、代谢性酸中毒、失血性休克、血管壁平滑肌、血钾 1. 休克类型:____ 。 2. 发生机制:是____ 造成____ ,____ 引起体内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强烈兴奋,多种缩血管物质释放,但由于失血量大及未能及时止血,机体的代偿反应难以达到维持动脉血压和心脑的血供,因此进入____ 。 3. 治疗中使用碳酸氢钠溶液是为了纠正患者体内的____ ,有助于改善____ 对血管活性物质的反应性,增强心肌的收缩力,降低升高的____ 浓度。
版权保护: 本文由 奥鹏/电大作业答案-泽学网-专业的毕业论文辅导网 原创,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zexuewang.nethttps://www.zexuewang.net/guokai/342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