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学网——奥鹏作业辅导,国开/电大作业辅导,毕业论文辅导,咨询请添加 QQ:3322618020 微信:zexue66
当前位置: 主页 > 电大/国开/云开正文

国家开放大学(厦门开放大学)24年春《地域文化(专)》形考作业2【形考作业】

国开(厦门开放大学)24春《地域文化(专)》形考作业2【国开作业】形考任务2
试卷总分:100 咨询请添加 QQ:3322618020 微信:zexue66
1.____________被称为“御前清曲”。
A.南音
B.笼吹
C.十番音乐
D.北管音乐

2.闽南舞蹈中最具代表性的,舞者头上所戴的草箍其向上向前翘起的犹如蛇之吐信的红色尖顶,显示对他们崇拜物——“蛇”的绝对的尊敬。
A.“拍胸舞”
B.“火鼎公火鼎婆”
C.“骑驴探亲
D.“彩球舞”

3.闽南戏剧经常在迎神赛会上演出,甚至演出场所就在寺庙佛堂。梨园戏表演之“瓦舍”原指____________。
A.僧舍、寺院
B.勾栏
C.庙会
D.剧院

4.厦门首家南音曲馆是____________。
A.金华阁南乐社
B.集安堂南乐社
C.锦华阁南乐社
D.厦门市南乐团

5.闽南舞蹈的发展与的传入是密切相关的。在其秧歌文化的影响下,闽南民间舞蹈兼具了其舞蹈粗犷豪放的风格,也保留了南方舞蹈活泼细腻的特色。
A.闽越文化
B.中原文化
C.印度文化
D.阿拉伯文化

6.晋江布袋木偶戏又称南派布袋戏,兴起于明嘉靖间,创始人为后来被誉为“戏状元”的。
A.陈宗熟
B.林赐福
C.柯贤溪
D.梁炳麟

7.主要流传于闽南漳州地区,是民间节庆、娱神活动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表演形式。创始于明代,因其历史悠久而被舞蹈界誉为“活化石”,具有欢快、粗犷、热烈的特点。
A.“拍胸舞”
B.“大神尪”
C.“彩球舞”、
D.“大鼓凉伞”

8.竹马戏则源于____________,是漳州古老的地方剧种。
A.龙海
B.云霄
C.平和
D.漳浦

9.____________时期泉州南音从宫廷雅乐传入民间。
A.唐代
B.宋元
C.明清
D.近代

10.“拍胸舞”,是一种男子的徒手舞蹈,在当地又称“打七响”、“打花绰”或“乞丐舞”等,它是古闽越族图腾祭祀舞蹈的遗存,主要流传于泉州、厦门、漳州、同安、南安等地,其中,尤以浮桥镇王宫村的“拍胸舞”最地道,且保存得最完好。
A.漳州
B.泉州
C.厦门
D.金门

11.闽南民间舞蹈的源头同闽南语一样,可以追溯到时期。
A.上古
B.先秦
C.汉晋
D.隋唐

12.上世纪六十年代初集高甲丑之大成的剧目将丑角艺术推向高峰,被誉为“南海明珠”。
A.《连升三级》
B.《阿搭嫂》
C.《老鼠嫁女》
D.《陈三五娘》

13.厦门地区的南音表演活动始于____________。
A.唐五代
B.宋元
C.明末清初
D.近代

14.梨园戏最早在____________孕育形成。
A.泉州
B.漳州
C.厦门
D.中原

15.泉州本土地区为驱邪纳福、祈求平安的“嗦逻莲”舞,其表演的一大特色就是舞者口中反复唱念“嗦逻莲,嗦罗哩罗莲”这句歌词。“罗哩罗莲”四字就来自于梵文,而“嗦逻莲”即来源于其佛教的平安赞语“鲁流卢楼”。
A.古埃及
B.古印度
C.古巴比伦
D.古希腊

16.“苦旦”称为芗剧一绝,它的唱腔谓之。
A.“哭腔”
B.昆腔
C.泉腔
D.下南腔

17.高甲戏角色方面以丑角表演最为突出。在众多丑行表演中,最具特色的要数厦门市金莲升高甲剧团的创立的“提线木偶丑”和“掌中木偶丑”。 的柯派女丑也独具特色。
A.陈宗熟
B.林赐福
C.柯贤溪
D.柯宗卯

18.地方戏最大载体是____________,它是剧种区分最主要的因素。
A.声腔
B.方言
C.音乐
D.舞蹈

19.“大神尪”,属傩舞。主要流传于闽南地区,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一般在正月二十二传统的“闹热日”表演,演员由七品县官、书童和大头娃娃三人构成。
A.漳州
B.泉州
C.厦门
D.金门

20.“宋江阵”,也称为“套宋江”。源自明末清初抗清斗争的军事训练和乡村保卫乡里以求生存的自卫性团练。
A.郑成功
B.施琅
C.刘铭传
D.沈保桢

21.____________又称“泉腔”或“下南腔”。
A.梨园戏
B.南音
C.高甲戏
D.歌仔戏

22.年,台湾歌仔戏班三乐轩以回乡祭祖为名,回闽南等地演出,一时广受欢迎。接着霓光班、霓进社等戏班随之而来,台湾歌仔戏开始在闽南风靡一时。
A.1926年
B.1927年
C.1928年
D.1954年

23.____________于2008年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A.高甲戏
B.梨园戏
C.歌仔戏
D.打城戏

24.“嗦逻莲”,也称“采莲舞”,是泉州地区前后表演的一种行进舞蹈。
A.元宵节
B.清明节
C.端午节
D.中元节

25.闽南地方戏剧种中传播最广、观众最多的一个剧种是。
A.梨园戏
B.高甲戏
C.歌仔戏
D.木偶戏

26.南音在____________时期发展成为优秀民间乐种。
A.唐五代
B.宋元
C.明清
D.近代

27.“掷闹钹”,为男性舞蹈,舞者原本就是,双手拿着一副特制的铜钹,翻转耍弄,动作刚健有力,有时还穿插一些杂技表演。
A.“师公”(道士本人)
B.和尚
C.民间艺人
D.巫

28.表演给人以幽默诙谐之感,又被称为“闽南迪斯科”。2006年,它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A.“拍胸舞”
B.“火鼎公火鼎婆”
C.“骑驴探亲
D.“彩球舞”、

29.,又称踢球舞或贡球,是泉州、南安、晋江以及台湾等地逢年过节、迎神赛会、婚丧喜庆等场合表演的主要民间舞蹈之一。其源头可以追溯到我国古代的“蹴鞠”活动。
A.“拍胸舞”
B.“火鼎公火鼎婆”
C.“彩球舞”、
D.“跳鼓舞”,又称“跳花鼓”

30.现存泉州文庙的歌章乐谱,是____________颁定的。
A.清康熙年间
B.清雍正年间
C.清乾隆三年
D.清道光年间

31.闽南传统民间舞蹈艺术在总体特征上具有草根性的特点,大致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A.参与的自发性
B.参与的广泛性
C.参与的随意性
D.参与的低成本

32.闽南地区的____________,保留古老的中原民歌的遗音,堪称闽南民间音乐的祖先。
A.山歌
B.茶歌
C.褒歌
D.劳动号子

33.芗剧的最大特点就是它的。
A.平民化
B.通俗性
C.生活化
D.高雅化

34.泉州南音,又称____________。
A.南曲
B.弦管
C.南乐
D.五音
E.郎君乐

35.明清时期流行于漳州地区的木偶戏主要有____________等。
A.布袋戏
B.提线木偶戏
C.铁线木偶戏
D.皮影戏

36.明清时期漳州地区流行的说唱艺术主要有____________等。
A.锦歌
B.南词
C.歌册
D.答嘴鼓

37.流行于闽南多地的打城戏,本是从释、道两教法事活动的宗教仪式逐步衍化而成的戏曲艺术形式。其名又称____________,亦可看出戏曲与宗教信仰之间的密切关系。
A.法事戏
B.和尚戏
C.道士戏
D.木偶戏

38.明清时期流行于漳州地区的习俗歌曲主要有____________等。
A.《劝嫁歌》
B.《观姑歌》
C.《龙船歌》
D.《洗佛歌》

39.闽南民间舞蹈的类型,按照活动的目的与作用可以归结为三大类:。
A.用于踩街表演的节庆舞蹈
B.带有原始宗教色彩的祭祀舞蹈
C.用于民间歌堂表演的歌舞小戏
D.用于自娱自乐的自创舞蹈

40.在闽南方言区,流播的闽南传统剧种主要有____________。
A.梨园戏
B.高甲戏
C.芗剧(歌仔戏)
D.潮剧
E.四平戏
F.打城戏
G.偶戏(包括提线木偶戏、布袋木偶戏)

41.宋元时期,来自海外的异域文化习俗,尤其是,深深地影响了闽南的地方文化,成为闽南舞蹈文化的又一个重要源头。
A.印度文化
B.伊斯兰文化
C.阿拉伯文化
D.高丽文化

42.厦门地区流行的说唱曲艺主要有____________等。
A.锦歌说唱
B.芗曲说唱
C.大广弦说唱
D.月琴弹唱和琵琶弹唱

43.漳州华安是山歌盛行的地方,尤其以____________最盛。
A.高安
B.仙都
C.畲族山歌
D.客家山歌

44.高甲戏又名。
A.“戈甲戏”
B.“九角戏”
C.“大班”
D.“土班”

45.闽南戏剧活动与宗教祭祀、民间礼俗的关系密不可分。闽南人在以下哪些场演戏酬神?____________
A.“佛生日”
B.岁时节庆
C.祭祖
D.人生礼俗包括生育礼俗、成年礼俗、婚姻与丧葬礼俗等

46.闽南地区木偶戏包括等分支。
A.泉州提线木偶戏
B.晋江布袋木偶戏
C.漳州布袋木偶戏
D.厦门傀儡戏

47.明清时期漳州地区流行的民间乐种主要有____________等。
A.漳州十八音
B.大鼓吹
C.四平锣鼓
D.打击乐《献金锣》

48.明清时期流行于漳州地区的民间戏剧主要有____________等。
A.芗剧
B.木偶戏
C.潮剧
D.竹马戏
E.四平戏

49.____________构成南音的三大组成部分。
A.指
B.谱
C.曲
D.三弦

50.明清时期厦门地区流行的说唱艺术主要有____________等。
A.讲古
B.说唱
C.答嘴鼓
D.南词

51.闽南地区和中原相隔千里,有学者曾对两地出土的考古文物做过研究。通过比较,发现出土于中原河洛地区的伎乐壁画和闽南泉州地区的乐舞伎砖雕,所刻画的舞者,在形象、体态和动作上都完全不同。( )

52.印度舞蹈与阿拉伯舞蹈同属东方舞系,在它们的舞蹈中,胯部的动作非常突出,主要的舞姿均呈现出“S”型的“三道弯”体态。闽南许多民间舞蹈的整体造型,亦采用了这一舞姿体态,动作表现甚至连眼神的用法,都深受东亚舞蹈的影响。( )

53.潮剧又名潮州戏、潮音戏、潮州白字戏,用潮州方言演唱,是形成于广东东部、福建南部的古老的地方剧种之一。潮剧在国内主要流布在广东东部、福建闽南潮语区,也流行于香港、台湾及东南亚一带。( )

54.闽南舞蹈上身动作十分讲究“摆”和“浪”的韵律特点。摆”似蛇的静态;而“浪”则似蛇爬行时的动态。由此可见,闽南舞蹈这一动律风格的形成与古闽越族蛇图腾崇拜是密不可分的,它的发展有着深深的古闽越图腾印记。( )

55.闽南民间舞蹈的形成与发展,是和古闽越族舞蹈文化、中原秧歌文化,以及外域舞蹈文化密不可分的。它既是古闽越族舞蹈文化的延续,更是吸收了中原秧歌文化的精髓,同时,也受海外异域的深刻影响。也正因为这样,才使得闽南舞蹈独树一帜,带有鲜明的闽南地域特色。( )

56.梨园戏是用泉州方言搬演戏文的古剧种,以泉州古乐南音为唱腔,故又称“泉腔”或“下南腔”。它是承续晋、唐的音乐文化,历经宋、元而形成的。梨园戏的音乐和古老乐种南音,不管在宫调体系、旋律、曲词和唱法等方面,都是不同的。( )

57.“掷闹钹”,为男性舞蹈,原本是道教为超度亡灵在“做功德”(祭奠仪式)上所跳之舞,以慰众鬼魂,为亡魂开道。后慢慢分离出来,成为单独表演的舞蹈形式,并搬上舞台。( )

58.演戏酬神,是闽南人自古以来的民俗传统。闽南戏剧活动与宗教祭祀密不可分。闽南的民间信仰最少有四五十种之多。各个宗教信仰均有自己的宗教祭祀活动,而形形色色的宗教活动、民俗活动离不开搭台演戏。( )

59.闽南地区的一些歌舞小戏,如《彩球舞》、《车鼓弄》、《火鼎公火鼎婆》等,男舞者身上所穿的长衫及所用的长烟杆,丑婆身上的大红袄、大红裤,手上拿的扇子、手绢等等,均与中原汉族秧歌表演时的扮相是一样的。( )

60.竹马戏班初称“子弟班”,早年竹马戏班每到一地演出,开场节目总要表演《打四美》(或称《跑四喜》),即由四个旦角分别扮演“春、夏、秋、冬”四季角色,演员胸前臀后扎着纸糊的马头、马尾,手拿竹竿子,边舞边唱四季曲。由于当时没有固定的剧种名称,群众便称它为竹马戏或子弟戏。( )

61.对外来剧种的吸收和本土化,一直是闽南戏剧文化丰富发展的重要途径。清代,一些大的声腔剧种开始流传各地,如湖南的祁剧、安徽的徽班、江西的赣剧、浙江的“北路戏”和京剧等先后入闽,它们作为较成熟的戏剧样式,促发了闽南的歌舞说唱表演纷纷向民间小戏转化,各地的戏剧在闽南文化兼容并包的胸怀中揉合成为新的戏剧剧种。( )

62.“宋江阵”以武术为载体,以《水浒》的故事为依托,表演时阵容强大,少则36人,多则108人。从宋江阵的表演来看,多是以群体步兵行阵、布阵对练等拳术与舞蹈相结合的形式。在各种游艺活动中,宋江阵的气势最为磅礴,阵容也最为壮观,被誉为闽南文化的“稀世珍宝”。( )

63.彩球舞还为泉州梨园戏和高甲戏所吸收,在梨园戏《陈三五娘》、《郑元和与李亚仙》,高甲戏《抢卢俊义》等片段中均有彩球舞表演的场面。( )

64.闽南民间舞蹈之所以能够代代相传、盛演不衰,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它是以俗文化的形式存在的,渗透在闽南地区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实践之中。( )

65.拍胸舞表演时,舞者上身裸露、赤足,头戴草圈,口中唱着民间歌谣,基本动作为“打七响——双手首先于胸前合击一掌,接着依次拍打左右胸部,双臂内侧依次夹打左右肋部,双手再依次拍打左右腿部,共得七响”,其表演形式有“乞丐拍胸”、“酒醉拍胸”、“田间拍胸”等,表演给人以端庄凝重之感。( )

版权保护: 本文由 奥鹏/电大作业答案-泽学网-专业的毕业论文辅导网 原创,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zexuewang.nethttps://www.zexuewang.net/guokai/34631.html

泽学网,奥鹏作业,毕业论文,奥鹏辅导网,国开终结性考试,国开作业 关于我们泽学网
泽学网致力打造中国更专业的远程教育辅导网站
  • 89560文章总数
  • 泽学网泽学网
  • 建站天数
  • 泽学网,奥鹏作业,毕业论文,奥鹏辅导网,国开终结性考试,国开作业
    泽学网,奥鹏作业,毕业论文,奥鹏辅导网,国开终结性考试,国开作业,开放大学
    泽学网,奥鹏作业,毕业论文,奥鹏辅导网,国开终结性考试,国开作业,开放大学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