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大学23年秋《法学方法论》在线作业一【奥鹏作业答案】
吉林大学《法学方法论》在线作业一
共25道题 总分:100分
一、单选题(共10题,40分)
1.正当性理由对应的是法的理念中的()
A、正义性
B、合目的性
C、安定性
D、合理性
2.裁判事实属于司法三段论中的那一种()
A、大前提
B、小前提
C、结论
D、逻辑过程
3.由于规范本身的不完整导致的法律漏洞属于()
A、规范的漏洞
B、规整的漏洞
C、解释的漏洞
D、判断的漏洞
4.在普通法系国家,正式法源最主要的形式是( )
A、制定法
B、判例法
C、习惯法
D、惯例
5.下列不属于体系组成要素的是()
A、抽象性
B、统一性
C、枝分
D、完整
6.在法律解释中,立法权和司法权冲突的核心是()
A、民主与正义的冲突
B、民主与法治的冲突
C、宪政与民主的冲突
D、宪政与法治的冲突
7.下列不属于可以作为裁判事实形成基础的是()
A、理性判断
B、经验基础
C、逻辑判断
D、价值判断
8.法律原则具有何种功能()
A、预测功能
B、裁判功能
C、定义功能
D、执行功能
9.普通法系的法官面对先例的时候、不属于法官选择的是()
A、遵循先例
B、区分先例
C、推翻先例
D、变更先例
10.在大陆法系国家、现代法学方法论兴起的哲学背景是()
A、道德分析哲学
B、实证主义哲学
C、现象学
D、马克思哲学
二、多选题(共15题,60分)
1.在现代、制定法解释的要素包括()
A、语法解释
B、逻辑或体系解释
C、历史解释
D、目的解释
2.裁判事实形成过程包括哪些阶段()
A、生活事件被陈述为原初事实吉林大学泽学网微信:zexue66
B、原初事实被重述为基本事实
C、基本事实被描述为规范事实
D、规范事实被重构为裁判事实
E、基本事实被重构为裁判事实
3.在我国,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主要表现为哪些形式()
A、解释
B、指导
C、规定
D、批复
4.下列关于习惯和习惯法的区别、说法正确的是()
A、习惯是一种事实 习惯法是法律
B、习惯是社会的惯行 习惯法为法院所承认
C、不经当事人援用 法官可以根据自由裁量权决定是否采用习惯
D、对于习惯法 法官有适用的义务
5.下列哪些观点属于支持法律解释主观论的()
A、法律是立法者意志的产物
B、立法机关制定法律,司法机关只能按照立法机关的意图解释法律
C、法律是一种客观表示
D、法律是众多妥协的产物,不存在那种一种立法意志
6.下列关于裁判事实和客观事实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A、在时间维度上 裁判事实和客观事件是分立的;
B、在空间维度上 裁判事实和客观事件是分立的;
C、在时间维度上 裁判事实和客观事件是分离的;
D、在空间维度上 裁判事实和客观事件是分离的;
7.制定法需要解释的原因有()
A、概念的不确定性
B、法律漏洞的存在
C、立法存在的超前性
D、法律价值的隐藏
8.考夫曼把法律的现实化分为哪几个阶段()
A、法律规范阶段
B、法律理念阶段
C、法律判决阶段
D、法律适用阶段
9.制定法规则的形成主要有哪些方式?()
A、立法者创造;
B、归纳经验;
C、对以往规则的修改;
D、法的移植或者继承
10.习惯与习惯法的区别主要表现在()
A、习惯是一种事实,而习惯法是法律;
B、习惯为社会的惯行,习惯法被法院所承认;
C、习惯必须被遵守,而习惯法却未必;
D、习惯须经当事人援用,法官可自由裁量是否使用,但是习惯法法官必须适用
11.类型思维具有的特征包括()
A、开放性
B、意义性
C、抽象性
D、整体性
12.作为裁判事实形成基础的经验、包括()
A、一般社会经验;
B、法律共同体的职业经验;
C、个体直觉和经验;
D、原初事实
13.在制定法解释方法位序问题研究上存在的共识有()
A、制定法解释是一个价值评价的过程
B、语义解释是制定法解释的出发点
C、坚持目的解释的重要性
D、语义解释是制定法解释的唯一合法方式
14.作为裁判事实形成基础的逻辑主要包括哪些()
A、必然性的演绎逻辑
B、选择性的直觉推理
C、必然性的归纳推理
D、或然性的归纳推理
15.司法解释包括()
A、最高人民法院的解释
B、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的解释
C、最高人民检察院的解释
D、司法部的解释
吉林大学《法学方法论》在线作业一
共25道题 总分:100分
一、单选题(共10题,40分)
1.在英国、相对其他国家而言、特殊的解释方法有()
A、文义解释
B、黄金规则
C、体系解释
D、目的解释
2.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在制定法解释方面的差异鲜明的表现在()
A、对待法典的态度上
B、对待解释方式上
C、对待法官的态度上
D、对待判例的态度上
3.下列不属于法律体系外漏洞填补方式的是()
A、从习惯中寻找依据
B、目的解释
C、依据原则和法理
D、利用比较法的方式
4.开放的法律漏洞的填补方式主要是利用()
A、回归法律原则
B、类推适用
C、事物本质
D、目的性限缩
5.下列不属于体系组成要素的是()
A、抽象性
B、统一性
C、枝分
D、完整
6.普通法系的法官面对先例的时候、不属于法官选择的是()
A、遵循先例
B、区分先例
C、推翻先例
D、变更先例
7.在裁判事实的形成过程中需要价值判断的理由是()
A、客观事实的抽象性
B、法律规范的真实性
C、事实范型的真实性
D、事实范型的抽象性
8.哪种解释方式可以作为制定法解释的出发点()
A、目的解释
B、语义解释
C、体系解释
D、扩展解释
9.在普通法系国家,正式法源最主要的形式是( )
A、制定法
B、判例法
C、习惯法
D、惯例
10.在大陆法系国家,正式法源最常见的形式是()
A、制定法
B、判例法
C、习惯法
D、惯例
二、多选题(共15题,60分)
1.在制定法解释方法位序问题研究上存在的共识有()
A、制定法解释是一个价值评价的过程
B、语义解释是制定法解释的出发点
C、坚持目的解释的重要性
D、语义解释是制定法解释的唯一合法方式
2.法律漏洞填补的必要性包括()
A、法律适用的需要
B、保持法律完整的需要
C、禁止拒绝判决原则的需要
D、实现法律价值的需要
3.在法的渊源研究中、立法中心主义和司法中心主义的区别体现在哪些方面()
A、哲学基础不同
B、法官地位不同
C、目的不同
D、法律观念不同
4.法官的司法裁判过程主要包括哪几个阶段()
A、法律发现
B、法律解释
C、法律适用
D、法律论证
5.法学方法主要包括那些形式()
A、法律解释
B、法律发现
C、法律论证
D、法律推理
6.作为裁判事实形成基础的经验、包括()
A、一般社会经验;
B、法律共同体的职业经验;
C、个体直觉和经验;
D、原初事实
7.考夫曼把法律的现实化分为哪几个阶段()
A、法律规范阶段
B、法律理念阶段
C、法律判决阶段
D、法律适用阶段
8.在我国,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主要表现为哪些形式()
A、解释
B、指导
C、规定
D、批复
9.法学方法论的主体是()
A、法律人
B、实务法律人
C、学院法律人
D、公务人员
10.下列关于裁判事实和客观事实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A、在时间维度上 裁判事实和客观事件是分立的;
B、在空间维度上 裁判事实和客观事件是分立的;
C、在时间维度上 裁判事实和客观事件是分离的;
D、在空间维度上 裁判事实和客观事件是分离的;
11.非正式法源主要包括哪些形式()
A、国家政策
B、制定法
C、习惯
D、权威的法理学说
12.制定法规则的形成主要有哪些方式?()
A、立法者创造;
B、归纳经验;
C、对以往规则的修改;
D、法的移植或者继承
13.法律漏洞概念具有的特征()
A、可弥补性
B、不完全性
C、缺陷的存在影响法律应有的功能
D、缺陷的存在违反立法原意
14.法律体系外法律漏洞的填补方式主要有()
A、从习惯中寻找依据
B、利用目的性扩张方式
C、依据原则和法理
D、利用比较法的方式
15.在实践中对那些形式的法官法源形式形成了基本的共识()
A、法律
B、行政法规
C、社团组织的章程
D、契约
E、习惯
吉林大学《法学方法论》在线作业一
共25道题 总分:100分
一、单选题(共10题,40分)
1.权威性理由对应的是法的理念中的()
A、正义性
B、合目的性
C、安定性
D、合理性
2.下列各项、不属于法律渊源的是()
A、国际条约
B、宪法
C、政策
D、行政法规
3.下列不属于法律体系外漏洞填补方式的是()
A、从习惯中寻找依据
B、目的解释
C、依据原则和法理
D、利用比较法的方式
4.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在制定法解释方面的差异鲜明的表现在()
A、对待法典的态度上
B、对待解释方式上
C、对待法官的态度上
D、对待判例的态度上
5.正当性理由对应的是法的理念中的()
A、正义性
B、合目的性
C、安定性
D、合理性
6.下列不属于可以作为裁判事实形成基础的是()
A、理性判断
B、经验基础
C、逻辑判断
D、价值判断
7.开放的法律漏洞的填补方式主要是利用()
A、回归法律原则
B、类推适用
C、事物本质
D、目的性限缩
8.法学方法论属于法理学体系中的( )
A、存在论
B、认识论
C、价值论
D、社会结构论
9.我国的80年代制定的《民法通则》中并未明确规定隐私权,但是现在有关隐私权的纠纷日益突出,这种情况属于需要法律解释的那种原因()
A、概念的不确定性
B、立法的滞后性
C、法律价值的隐藏
D、法律规范的庞杂导致
10.法官在审判案件中认识到的事实是()
A、客观的事实
B、真实存在的事实
C、虚构的事实
D、被证据证明的事实
二、多选题(共15题,60分)
1.非正式法源主要包括哪些形式()
A、国家政策
B、制定法
C、习惯
D、权威的法理学说
2.作为裁判事实形成基础的经验、包括()
A、一般社会经验;
B、法律共同体的职业经验;
C、个体直觉和经验;
D、原初事实
3.我国学者主要在何种意义上使用法的渊源这个概念()
A、历史渊源
B、实质渊源
C、效力渊源
D、文件渊源
E、形式渊源
4.考夫曼把法律的现实化分为哪几个阶段()
A、法律规范阶段
B、法律理念阶段
C、法律判决阶段
D、法律适用阶段
5.习惯与习惯法的区别主要表现在()
A、习惯是一种事实,而习惯法是法律;
B、习惯为社会的惯行,习惯法被法院所承认;
C、习惯必须被遵守,而习惯法却未必;
D、习惯须经当事人援用,法官可自由裁量是否使用,但是习惯法法官必须适用
6.下列哪些观点属于支持法律解释主观论的()
A、法律是立法者意志的产物
B、立法机关制定法律,司法机关只能按照立法机关的意图解释法律
C、法律是一种客观表示
D、法律是众多妥协的产物,不存在那种一种立法意志
7.法官的司法裁判过程主要包括哪几个阶段()
A、法律发现
B、法律解释
C、法律适用
D、法律论证
8.在制定法解释方法位序问题研究上存在的共识有()
A、制定法解释是一个价值评价的过程
B、语义解释是制定法解释的出发点
C、坚持目的解释的重要性
D、语义解释是制定法解释的唯一合法方式
9.法学方法论的主体是()
A、法律人
B、实务法律人
C、学院法律人
D、公务人员
10.下列关于习惯和习惯法的区别、说法正确的是()
A、习惯是一种事实 习惯法是法律
B、习惯是社会的惯行 习惯法为法院所承认
C、不经当事人援用 法官可以根据自由裁量权决定是否采用习惯
D、对于习惯法 法官有适用的义务
11.类型思维具有的特征包括()
A、开放性
B、意义性
C、抽象性
D、整体性
12.作为命题陈述内容的事实具有何种特性()
A、具有语言依赖性
B、语言表达具有陈述性
C、命题具有真值性
D、命题具有论证性
13.在RobertAlexy看来、法学方法的不确定性表现在()
A、解释目标的不确定
B、解释方法的种类的不确定;
C、解释主体的不确定
D、解释方法位序的不确定
14.下列各项、被认为可以属于法律渊源的是()
A、契约
B、法官法
C、政策
D、事物的本质
15.制定法需要解释的原因有()
A、概念的不确定性
B、法律漏洞的存在
C、立法存在的超前性
D、法律价值的隐藏
版权保护: 本文由 奥鹏作业答案-泽学网-专业的奥鹏作业毕业论文辅导网 原创,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zexuewang.nethttps://www.zexuewang.net/zaixianzuoye/29499.html